龍祈澔

龍祈澔


走入虛擬館,任何感知都能透過數位虛擬被人類的器官感受。數位時代的來臨,使人們已不必透過親臨現場便能夠有如臨時境的感受,感官大量接收數位化的資訊,如:數位文字、圖片、音樂、3D…無所不在,人類已被大量的虛擬數位化所包圍,不自覺的以假為真,甚至比真實還真實。龍祈澔便認為:「虛擬世界中的那種被提煉轉化後的真實,是某種認知經驗的聚合物,且有著具體的意識連結。去物質化的環境物件只剩下表象,卻依然散發著被轉移自真實空間的在場經驗。」

他長期關注這方面的議題,﹝表皮深度﹞系列的作品便是透過數位化的電腦後製,取用人們最常見,但並不怎麼被注意的題材,以圖像輸出印刷的方式,將影像裱褙在風扣板上,製作出宛如實物的立體作品。這些影像被龍祈澔拿來借喻人類在認知上的逐漸表皮化的現象。實體的影像,可以透過電腦軟體的製作,被借用其表皮(圖像),使人透過表層影像的感知,便能喚起觀看者的視、聽、嗅、觸、味五感經驗,甚至擴張出想像連結的經驗空間。

我們可以從(人行道)之作看到,龍祈澔借用人們最常見的人行道影像圖片,透過3DMAX軟體的製作之後,就像蓋模型一樣,四件一組,以影像重覆的排列組合,製作出乍看之下合乎實景,但卻違反透視原理的影像。它借用了原來物理性意義的表皮圖像,以傳達作者對虛擬、影像表皮化現象的議題探討。就如創作者所言:「此種表象的世界不只可全面地連結該物件於真實環境型態的意識經驗,更因為擁有數位資料的結構而少了物理限制,並產生出像是,意涵超連結,空間重組,樣態變換的形式。」

若單從作品的展示效果來探討,龍祈澔是否僅只是借用圖像來表達觀念的藝術家,其他的因素都不在乎呢?其實不然,這一系列的作品仍然保留著傳統繪畫在肌理處理上的依戀,雖然是圖片的輸出,卻虛擬出極為迷人的肌理效果,這類美感經驗的傳承,來自於傳統學院的教育訓練,類似複合媒材製造出的肌理效果,非常的「繪畫性」,絲毫沒有電腦製作所常產生的冰冷感。此外,在影像的取材與排列組合上,也仍考量到形式表達的美感問題,結構上非常的嚴謹,透過重複影像的排列組合以達到視覺上的完美構圖。

最近風靡全世界的電影「阿凡達」,帶來不同已往的視覺效果與震撼,這影響必定會帶給人類更新的感官體會與認知。透過此項科技的普及與運用,必將更能滿足人類感官的感受,使影像與真實之間更加難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