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偉國



柯偉國 Ke,Wei–Kuo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


歷代從事水墨畫者,最難之處便是繼承與創新。水墨畫龐大的歷史傳統,如果沒有慧根,很容易陷入窠臼而出不來。而創新之困難,難在於要畫出與古人之不同,非天才者所不能也,不是有人說,近代五百年來,只出了一個張大千,可見難度之高啊!

但是,不因為如此,喜愛者就有所退縮,水墨的「高深莫測」還是讓許多人癡迷。柯偉國便是一頭栽入者。他科班出身,一路復興美工、華梵大學美術系、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的磨練,早已練就一手精湛的寫實功力,使他早期參加比賽屢獲大獎,得到肯定。雖然如此,仍不能說他已練得上層功夫,水墨畫豈是一個寫實技術可以道盡玩完的一門藝術,如來神掌最後一式「萬佛朝宗」的參悟才是關鍵。

預提升作品的品質,就得先提高自己,也就是人如其畫之意。他明白個中道理,因此開始勤練書法,廣泛吸收新知。開始從家鄉的寫生入手,胸有成竹的家鄉景色,表現起來確實氣勢不凡,與眾不同。如(寒聲日幕起新愁)、(風喧草薰一溪雲)、(秋氣清野漲汐原)等之作,細筆描寫九份、金瓜石的蘆葦漫生,特別能得其味。知名書法家李蕭錕將之命名為「台灣水墨風景線」。

但必須要說的是,畫境要高,不在於景,乃在於筆墨,更在於品格。同樣的,這時期不足之處也在此,偏向素描式的線條,過於著象不免無法超以「象」外,境界之提升非靠寫生而來,這道理自古已知,所以才會提出仍得「中得心源」的說法。

(出雲)、(閉眸)、(閑雲出岫)等作品,可以看出他這方面的進展。如(閉眸)之作,尺幅頗大,遠看一片白,近看則許多細筆層層疊疊,不明究理之人以為是抽象畫。其實不然,反而非常「寫實」,深知九份、金瓜石者便知,多雨、多霧、多山乃此地區之特色,這幅畫便是描繪山色被雲霧罩上薄紗之景,非常真實。但這張畫的特色不在此,而是筆觸所推疊出的層次感,層次之精彩與豐富,如同「江派山水」的墨染法,非細看不得其義。這是跳脫了「象」的局限進入到「意」的境界,乃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化實景而為虛境,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

然而,要成就自己,創新乃是必要;不僅要能繼承,也必須要能創新。近年之作,如(因緣與遇見)系列作品是他力圖創新的嘗試。長期生活於都會區中,他對於都市景色必然不陌生,題材的入世,加上出俗的淡筆點染,一入一出之間,確實令人耳目一新。雖終又回歸寫實,不過此時已如禪語中所言:「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境界已有所不同了。(文/林振莖)